盐城滨海:筑牢“工业强县”压舱石 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扬眼   2023-04-18 10:00:15

近日,伴随着响亮的开工令,滨海县17个重大项目按下开工“启动键”,其中工业类项目16个。作为当天的重头戏,总投资10亿元的金晖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式动工,盐城金晖高新材料公司董事长何业峰动情地说,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开工,滨海县全程联系沟通、及时高效跟进,千方百计保驾护航,给企业落地吃下了“定心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举办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项目开工的背后,是滨海县担当作为、创新实干的生动实践。自今年1月28日,全县新春第一会,“工业强县”推进大会打响项目招引建设加速度的“发令枪”以来,全县上下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迅速掀起大抓工业、大抓项目的热潮。一季度,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为39个、28个、10个,创历史新高。

“工业是滨海发展的根基所在、支撑所在、命脉所在。”滨海县委书记、县长吴启标说,滨海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工业强县、向海图强不动摇,着力造浓“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氛围,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拥抱蔚蓝 挺进产业蓝海

在滨海,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多都围绕着滨海港进行规划布局。

滨海港地处江苏东部沿海最凸出岸段,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江苏沿海建设10万吨—15万吨级码头条件最好、投资最省的深水良港。近几年,滨海县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叠加机遇,坚定向海而兴,依托良好的岸线资源和江海联动的优势,深入推进海河联运一体化发展,全力加快沿海开发和港口建设。以中国海油LNG、国信火电为龙头的绿色能源,以上海电气、海力为先导的绿能装备制造,以凯金、天能为主打的电池正负极材料,以金光、蓝素为引领的新材料,以港口、铁路为依托的现代物流等产业正在这里加速集聚。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去年冬季以来,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科学谋划,锚定目标,共接卸液化天然气船舶9艘,总计约58万吨液化天然气,气态液态外输量累计达7.3亿立方米,可发电约36.5亿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245万吨。

海上滚滚而来的天然气,带来的不仅仅是绿水青山,还有金山银山。目前,滨海县围绕LNG大力发展延伸产业,聚焦冷能综合利用,加快启动建设LNG冷能空分、冷能交换中心,进一步加快向冻干果蔬、低温冷链、冷能发电等产业延伸,同时高效推进LNG保税罐的设立。

从面朝大海到拥抱蔚蓝,滨海新能源产业风生水起,现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15.276万千瓦,其中风电185.3万千瓦、光伏发电25.476万千瓦。加快构建“风、光、火、气、氢”清洁能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滨海正全力打造全国最大能源保供基地。

创新驱动 插上腾飞翅膀

蓝素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博士李腾领衔的PHA产业化项目获第九届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吉尔多肽公司董事长徐红岩博士获市创新创业大赛成长企业组一等奖……

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3家、授权发明专利320件,拥有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1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家,去年吸纳名校优生24人,引进创新类博士3名、创业类博士2名……着眼于突破高端技术、落地高端项目、发展高端产业,突出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强区、人才强园”在滨海县沿海工业园区硕果累累。

威森美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园区、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原动力的支撑。

基于此,滨海县聚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力度,不断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成果,加快自主研发和转型升级步伐,打造了一批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加快实现传统制造业由“加工制造”迈向“智能创造”。在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下,2022年,全县实现通过评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9家,新申报研发投入14.13亿元,新认定技术合同成交额20.5亿元,新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70项。

坤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对标一流 筑好碧梧金巢

贯穿“招商+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推进组卷报批、手续帮办等前期工作,凯金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58天,正其心半导体项目95天试生产。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滨海县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硬招”。

滨海县行政审批中心一瞥作为“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滨海把营商环境看得比黄金还贵重,坚持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五个环境建设”一体推进,坚决落实“省42条”“市56条”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减环节、压时限、提效率,切实打通堵点、淤点、难点,真正让经营主体不断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

提升服务水平,唯有“快进键”。该县优化网上审批环境,实行“一窗综合受理”,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件事”改革,深化“四减”事项落实,全面打响“滨不难”品牌。深化“放管服”改革,升级“滨海e企通”平台,强化惠企政策快速落实、奖补资金快速兑现,通过免审即享、线上申报等手段,兑现转型升级激励资金4000多万元。

“为企业办事服务的效能,是衡量政府职能转变、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标尺。”滨海县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沟通,“我们将继续以服务企业为导向,真正把精准为企纾困、暖心为企服务落到实处,让企业拥有更多获得感。”

通讯员 任庆华 刘朔池 魏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木晓子

校对 李海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