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 3 年的产品,这次要凉了

程序员客栈   2023-08-23 14:05:55

一款体验很好的产品,一款解决了用户需求的产品,坚持 3 年后可能面临倒闭,原因是不赚钱。


(资料图)


昨天我和一个做互联网医疗产品的朋友聊了很久,他说公司现状很不好,估计这次要凉了。


目前他们做的是一款服务于医生的工具型产品,已经做了 3 年,且这是他们公司尝试的第四款产品了,之前的全部以失败告终。


我试用了他们的产品,说实话,体验和细节设计都是很赞的,可以看出来是花了心思的。


虽然用户规模不大,且只服务于某垂直科室的医生,但好评度很高。


不过,现在他们在纠结要不要继续。


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公司的经营需要靠产品盈利,可他们的产品更像是一个公益服务,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说白了,产品没有买单方。


向医生收钱吧,很多医生表示不愿意,虽然产品不错,但他们的收入和付费意愿不足以形成动机。


向医院收钱吧,医院觉得这种外部系统不可靠,加上体制本身的各种约束也难以合作。


即便也探索过其他的商业模式,但最终都没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解决方案。


如果在年底前还没有新出路,那他们这款做了 3 年的产品估计就要凉凉了。


其实他找我聊天不完全是抒发自己的无力感,更多是对整个医疗体制和互联网医疗产品的一种无奈。


作为一个从 2014 年就开始从事互联网医疗产品创业的选手来说,我是深有感触。


老读者知道,我 2014 年就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从程序员做到产品总监。


前后做了很多产品,负责过很多业务,即便后来去了京东,同样做的是医药电商的产品,从没离开医疗行业。


在我的认知里,医疗行业的业务从来都不是靠产品取胜,而是靠资源和渠道。


简单说,你的产品体验做得再好,用户需求命中率再高,也构不成产品成功的主要因素。相反,资源和渠道才是核心优势。


以前我们做过面向医生和患者的各种产品,虽然逻辑成立、需求成立、商业模式也成立,但最终业务并没有跑起来。


核心原因,就是缺乏资源加持和渠道通路。


而我们的另一个和医院深度合作的项目却跑了很多年,而且营收为正,甚至还单独为这个业务场景设计开发了一款产品。


同样模式的产品但凡放在一个没有资源合作的医院里,我们早就凉凉了。


包括一些面向医院做信息化和产品服务的公司,其实体验是其次,有这方面的资源才是优势。


虽然国家推动医疗改革已经很多年了,也有了一些成效,但这种结构性的问题依旧没有改变。


这里说的结构性的问题,主要是指整个医疗体系供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也是医疗行业的主要矛盾。


如果你是首次深入了解一个行业的业务和产品,那就一定要从这个行业的主要矛盾入手。


那么,什么叫供需结构性失衡呢?


先说一个数据,我们国家的注册医护人员数量是 400 多万。也就是说,医疗服务的供给数也就是 400 多万。


而需求呢,我们有潜在十几亿的医疗需求,并且绝大多数的优质医疗供给都集中在大城市,而广泛的医疗需求却遍布在基层市场。


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供需倒挂。


这种矛盾和结构性失衡也被看成是一个市场机会,有很多公司围绕这个矛盾在做产品和服务。


比如,远程在线问诊和线上购药。


轻问诊算是互联网医疗产品的先行者,最早以春雨医生为主的轻问诊产品打了头阵,后续也有很多大厂跟进。


不过,轻问诊在逻辑上虽然成立,但本身并没有解决行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也就是没有创造出新的供给。


医生还是那些医生,他们只是从线下到了线上,可以为远端的患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但是,医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做好线下医疗工作之余还要维持线上业务,对他们是一种消耗。


与此同时,医疗服务的非标性让患者的付费意愿不强,他们难以接受花几十上百元去和医生聊几分钟,这对标的是线下挂号费。


所以,轻问诊业务不赚钱,这是此类产品的共性问题。


线上购药,也就是医药电商,或许这是当前阶段商业模式最成立,也是发展最好的一块医疗业务。


你们知道的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包括平安好医生等公司,他们的主营业务其实就是医药电商。


说白了,就是在线卖药。


包括有一些做医疗数据服务和患者管理产品的公司,甚至是一些医疗社区类产品,赚钱的业务依旧是卖药。


在线卖药虽然同样没有创造新的供给,但是解决了效率问题,创造了额外的用户价值。


比如,线上买药种类更全、选择更多、价格更便宜,偏远地区的用户在当地买不到的药可以在网上买到。


这些,都是额外用户价值的体现。


所以,只要和医疗需求沾边的产品都可以做医药电商的业务,因为他们提供了场景,聚集了需求。


医药电商挤占的是传统医药零售市场的份额,抢的是医院药房和连锁药店的生意。


感兴趣的话,你们可以去看下京东健康的财报,里面有很多值得参考的数据。


但是,这些互联网医疗企业一定会把故事讲大,医疗服务、医药电商、保险业务,这是标配。


当然还有一类就是技术流,主张通过 AI 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弥补医疗供给的不足,比如腾讯的觅影。


说到医疗供给,其实医生这个群体也有明显的痛点。


首先,培养一个医生的周期长,本科时间就比其他专业长,加上研究生或者博士,毕业都三十左右了。要是继续熬资历和职称,到四十多岁的时候能到副主任以上就算不错。


其次,医生收入低,这和他们前期付出的成本不成正比,因此有不少医疗专业毕业生后来都选择了出国执业,收入更高,压力也没那么大。


上个月,国内开始了医疗行业的贪腐打击,很多医院的高层和医药企业的高层都被抓了,金额巨大。


真正高收入的医生是极少数,虽然他们有着不错的社会地位,但真金白银到手可能还不如一个互联网打工人。


我在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做产品时,有一次陪着同仁医院的一个专家从北京飞到内蒙去「飞刀」,而我主要做用户调研。


所谓飞刀,其实就是专家坐飞机去异地做手术,然后获得一笔额外收入。


对于外地的患者来说,因为当地医疗水平有限,他们也愿意额外支付费用来请北京专家过来做手术。


对于医院来说,他们会和上级医院或者医生个人建立合作关系,通常是凑齐几台手术一起做,然后顺便还会安排专家对院内科室医生做个培训。


其实飞刀对于医生来说是很累的,利用的都是自己的休息时间,虽然很累,但也确实能缓解他们的收入问题。


医疗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做互联网医疗产品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虽然医疗需求是刚需痛点,但频率低,需求分散。


不像打车需求,虽然频率也不算高,至少在特定时刻和地理位置上呈现需求集中效应。


虽然医疗供给存在明确短板,但短期内创造额外供给的可能性很小。


不像出行和外卖服务,虽然供给也是制约因素,但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在短期内刺激供给的提升,比如通过补贴激发司机和外卖小哥。


除此之外,加上体制限制和不够市场化,导致医疗行业的产品服务缺乏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加速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但只是加速提升了规模,本质性的东西没有改变。


找不到买单方,互联网医疗产品就难以为继。


结构性问题,单凭产品是救不了的。


难,是真难。


推荐阅读:《字节的豆包怎么样?》 ·················唐韧出品·················
▲点击上方卡片进入发消息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关注唐韧,用产品思维洞察现象背后的逻辑
安可时刻

我们星球本期价值个体成长计划的一位同学分享了一份面试经验复盘,很有参考意义和启发作用。


这份包含 7 个完整建议的面经会帮你少踩很多坑,星球同学自取,没加入星球的同学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星球入口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