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头条诗人”吉狄马加,是对诗歌争议的回应?

腾讯网   2023-07-27 21:37:38

《十月》“头条诗人”吉狄马加,是对诗歌争议的回应?

2023年7月,吉狄马加是《作家》和《十月》的双料“头条诗人”。而且,《作家》和《十月》的标题都是“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诗”,当然,两本刊物上诗的内容并不相同。印象中,同一个诗人在同一月成为不同刊物的“头条诗人”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这次,《十月》以“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诗”为题,发表了吉狄马加的四首诗。第一首《一个人和无数个人的昭觉》虽然有点长,但读了还是有感觉的。这首诗描写的是昭觉从一个小地方,渐渐成为一座城市的变化,表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社会进步造成的改变。


【资料图】

在这里,我更愿意展示第二首诗《诗人之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首诗好像在回应有关诗歌的一些争议。对于现在的诗人及其诗歌,确实争议不小,该如何面对这些争议?大都是沉默。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诗人吉狄马加在这首诗里,写了诗人该做些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还写了诗歌读不懂,以及读诗的人越来越少的问题。然后说,诗歌是灵魂的低吟,诗人是要创造语言新的可能。如果诗人忘记了自己的职责,那诗歌也就死亡了。

就现在的诗坛来说,确实存在着诗歌处于读不懂和读得太懂两个极端的现象。啥意思呢?要么就是晦涩深奥得不知所云,要么就是直白通透得一览无余。但,不少人(包括我)对这两个极端的诗都不感冒。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也就是说,读者读诗,其实也不是一味地追求要读懂。但读不懂的诗,同样让人觉得无味。所以,大多数的人,应该是认为诗歌应该处于中间,也就是读懂与读不懂的中间。

好像读懂了,但又有些需要思考琢磨的地方。好像没有读懂,但似乎又明白了诗人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这种隐隐约约,雾里看花般的感觉,应该是诗歌给读者最好的感觉。

当然,这不是要回到朦胧诗上去。其实,朦胧诗也不错,只要不故作朦胧也是挺好的。所谓隐隐约约的感觉,用文雅一点的话说,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读者感受到了那种感觉,但又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这可能是悲欢,也可能是离合,可能是生命的感慨,也可能是生活的体会。诗人通过诗歌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读者读到之后能产生共鸣。那这样的诗歌才是成功的,才是诗人写诗的目的之所在。

当然,诗人和其他文学体裁的作者一样,也有“创造语言新的可能”的责任。但创造语言新的可能,不是胡乱搭配,而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要能让读者感受到这种创造的美来,而不是为了新的可能而故意为之。

和所有其他文学体裁一样,诗歌必须要让读者“懂”,但这个“懂”并不仅仅限于就是“读懂”。“懂”是感觉上的共鸣,“读懂”是文字上的交流。一般读者说,读不懂诗歌,其实指的是前者。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所以,现在的诗往往被人说“读不懂”,其实就是读者无法与诗人共鸣,并不是不认识那些字。而要让读者有共鸣,那就要能有诗人当时差不多的感觉才行。怎样才能有那种感觉呢?文字就是载体。

又回到老路上来了。现在的诗人和读者之间有一种隔阂,诗人以为读者能明白他那样写的原因,但读者却就是从那些字里行间感觉不出来。诗人以为他是在“创造语言新的可能”,读者却不认同这种“创造”。

而这种隔阂,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读不懂”了。现在读者的水平,应该是历史上以来,最高的了,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这种隔阂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也许,诗人太过于追求“创造语言新的可能”,是一大原因。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诗人总是要去创造语言新的可能,却忽视了读者的感受。最后的结果是,诗人在不断地“创造语言新的可能”,读者却认为这是在胡编乱造。诗人可能坚定地认为,他们的“创造”是应该的,是迟早都会被认可的。

但读者却并没有那个耐心,他们不愿意去琢磨诗人的创造。这样一来,诗人觉得委屈,读者觉得无辜。隔阂就产生了,造成了“读不懂”的状态。

那诗人“创造语言新的可能”是第一职责吗?未必是。从历史上来看,“语言新的可能”绝对不是想当然,一拍脑袋就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诗人不必将“创造语言新的可能”天天扛在肩上,挂在嘴边。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更不要埋怨读者的审美水平落后了,而是应该与读者一道,携手往前走。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创造语言新的可能”了。仅仅诗人自己在那埋头创造,其实有一个成语说得已经很透彻了,那就是闭门造车。

推荐